请问中国古代有没有什么关于智能机器人的传说,5 我国第一个机器人是谁发明的
1、请问中国古代有没有什么关于智能机器人的传说
这个智能好像没有,因为古代中国的科技再怎么领先世界也没那么高的水平。
不过,机器人之类的机械倒是出现过。
相传,鲁班曾经造过1种木制机械鸟,可以在天上飞1天都不用落地;
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也曾造过木制机械动物,可以跑跑跳跳。
2、5 我国第1个机器人是谁发明的
没有人真正知道是什么人,而且究竟是谁,但是在史上记载了它的发明时间等!
古代机器人 机器人1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1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1种像人1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1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1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3日不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古希腊人发明了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它是以水、空气和蒸汽压力为动力的会动的雕像,它可以自己开门,还可以借助蒸汽唱歌。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计里鼓车每行1里,车上木人击鼓1下,每行十里击钟1下。 后汉3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
3、我国古代都有哪些奇妙的“高科技”令人叹为观止?
。
4、文言文 机器人 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将作大匠杨务廉甚有巧思。常于沁州市内刻木作僧,手执1碗,自能行乞。碗中钱满, 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市人竞观,欲其作声。施省日盈数千矣。(出《朝野佥载》)
巧思?别的好像都不恰当。
5、我国古代有哪些机器人
这个智能好像没有,因为古代中国的科技再怎么领先世界也没那么高的水平。
不过,机器人之类的机械倒是出现过。
相传,鲁班曾经造过1种木制机械鸟,可以在天上飞1天都不用落地;
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也曾造过木制机械动物,可以跑跑跳跳。
6、世界上有哪些机器人
古代机器人 机器人1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1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1种像人1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1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1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3日不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古希腊人发明了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它是以水、空气和蒸汽压力为动力的会动的雕像,它可以自己开门,还可以借助蒸汽唱歌。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计里鼓车每行1里,车上木人击鼓1下,每行十里击钟1下。 后汉3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在大阪的道顿堀演出。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1只机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进食和排泄。瓦克逊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机械化而进行医学上的分析。 在当时的自动玩偶中,最杰出的要数瑞士的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和他的儿子利·路易·道罗斯。1773年,他们连续推出了自动书写玩偶、自动演奏玩偶等,他们创造的自动玩偶是利用齿轮和发条原理而制成的。它们有的拿着画笔和颜色绘画,有的拿着鹅毛蘸墨水写字,结构巧妙,服装华丽,在欧洲风靡1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其实是身高1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2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而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了《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1些适用化的机器人相继问世,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1个机器人“电报箱”,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是1个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1些问题,但该机器人不能走动。1959年第1台工业机器人(可编程、圆坐标)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现代机器人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自1946年第1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 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其结果之1便是1952年数控机床的诞生。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0件的研究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另1方面,原子能实验室的恶劣环境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1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这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特征迥异,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 1965年,MIT的Roborts演示了第1个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简单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1967年日本成立了人工手研究会(现改名为仿生机构研究会),同年召开了日本首届机器人学术会。 197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1届国际工业机器人学术会议。1970年以后,机器人的研究得到迅速广泛的普及。 1973年,辛辛那提·米拉克隆公司的理查德·豪恩制造了第1台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它是液压驱动的,能提升的有效负载达45公斤。 到了1980年,工业机器人才真正在日本普及,故称该年为“机器人元年”。 随后,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得到了巨大发展,日本也因此而赢得了“机器人王国的美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移动机器人和机器人的视觉和触觉等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人概念的延伸。80年代,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1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这1概念不但指导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又赋予了机器人技术向深广发展的巨大空间,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许多梦想成为了现实。将机器人的技术(如传感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扩散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机器——机器人化机器。当前与信息技术的交互和融合又产生了“软件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的名称,这也说明了机器人所具有的创新活力。
。